中心擁有一支多學科、多層次的人才隊伍,包括農田水利、流體力學、園藝、植保、植物營養、機械設計、工業設計、模具、設施農業、自控、計算機大數據等專業人才自有技術研發人員50余人,國家‘萬人計劃’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名、國家科技部科技創新人才1名、全國農業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1名、上海領軍人才1名、上海市農業領軍人才1名、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人才2名等。 中心承建上海節水灌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市院士專家工作站,先后建立了技術研發平臺、成果轉化平臺,建設了5000余平米的中心大樓,配套50余臺套的試驗、測試、檢測平臺,可完成產品從研發設計、模具制造、檢測測試等一系列工作。 中心自成立之日起,就奠定了為農業發展服務的方向,主要圍繞智慧農業裝備與高效節水灌溉、可控農業(數字農業+設施農業)等領域,開展科研產品開發、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技術集成應用、行業公共服務支撐、產業項目孵化、技術推廣培訓、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已攻破并掌握了多項行業核心技術,且多項產品經國家權威鑒定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國外壟斷,實現了替代進口。中心擁有授權專利80余項,80%以上科研成果已成功轉化為生產力,促進技術成果的迅速轉移、擴散和升級,加速科技成果的產業化。
中心籌建期間,將配套生產辦公場所、專家工作室、產品檢測中心、中試中心等場地5000余平米。聚合全球設施農業高端智力資源,與國家農業農村發展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上海交通大學、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創”八位一體的協同創新的華維模式落地。
中心面向湖南及華中地區,積極推動科技與經濟相融合,打造集可控農業技術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產品開發、技術推廣培訓、農藝相結合的一體化綜合平臺,創建具有湖南一流水平、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揮推動行業技術進步與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中樞橋梁作用,帶動和促進湖南省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和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