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農業與輕簡高效微信群》即興發言
呂名禮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1、節水灌溉的概念理解:節水灌溉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提法,主要是由于泛北方地區因為水資源極為匱乏,沒有滴灌等節水灌溉設施就很難發展農業。因此,在這些地區對滴灌、微噴等灌溉系統的最早最大的訴求就是節水,而且政府也特別愿意看到“節水”這類詞眼。
但發展到現在,特別是在泛南方地區,節水灌溉的內涵已經早就超越了節水的范疇。華維一直認為,節水灌溉背后是集“節水、節肥,省工、省力、省心,高產、優產、環?!钡裙δ苡谝惑w的綜合型革命性農業種植技術。
2、各位老師都很清楚,作物生長的幾大要素“水肥氣熱光”,高效節水灌溉基本上可以控制其中除“光”以外的四大要素。
就蔬菜生產而言,灌水、施肥應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日常作業。傳統的大水漫灌、溝灌、畦灌等,不僅極大地浪費水、肥料、電力和人工,更容易造成土壤板結、高濕和病害,也是造成政府現在高度關注的“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案咝Ч澦喔龋ㄋ室惑w化)技術,也因此成為了國家實施“一控兩減”的重要具體抓手,被譽為“一號技術”。
3、就設施栽培的蔬菜,一般而言,葉菜適合于倒掛微噴系統(也可以采用地插立桿式),可以結合噴施葉面肥。微噴系統在灌溉施肥的功能之外,還可以起到調節局部溫度和濕度的功能。
根據溫室大棚的不同類型(比如連棟溫室、單體大棚、日光溫室等等,同一類型還要考慮其肩高、跨度等),微噴系統支管和噴頭的布置密度要相應調整,以確保均勻覆蓋為最大前提。這里面還牽涉到水量和壓力計算的問題。簡單地說,以每次開啟的最大小區(輪灌區)的流量作為水泵和主管的選型依據,以離水泵(首部樞紐)最遠的噴頭能正常工作的壓力為水泵揚程選擇的依據。噴頭的布置間距通常在1.3R(噴灑半徑)以內,常見的是直接以噴灑半徑作為噴頭安裝間距,以確保組合均勻度。
微噴頭通常有霧化微噴頭(平面撞擊式、十字渦輪霧化等)和旋轉微噴頭,流量上基本一致,但前者由于呈現霧狀(霧粒直徑大約100微米,與壓力等有關)噴灑半徑通常在1米以內,適合育苗等,平米造價相對較高,但降溫加濕效果很好;后者通常呈現小雨滴狀,噴灑半徑大4米左右。
茄果類適合采用滴灌系統。常用的滴灌灌水器有內鑲貼片式滴灌帶、圓柱式滴灌管、滴箭、管上式滴頭(通常與滴箭組合使用),主要根據作物類型、栽培模式、使用年限、投資條件等來選型。滴灌系統是實現水肥一體化最有效的載體,也常常被譽為“施肥系統”。
灌水是高效節水灌溉系統很基本的小功能,結合施肥,不僅可以節省大量施肥的人工,節省50%甚至更多的肥料,更可以極大地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如果管理人員經驗豐富,掌握了作物對應的灌溉施肥制度,可以很輕松的根據作物的不同生育階段,適時適量地按需灌水施肥。如果投資條件許可,加配喜耕田智能施肥機等,就更加輕松和高效了,甚至可以實現某種意義上的無人化管理,把“互聯網+”現代農業,通過智慧灌溉、智慧施肥等真正落地。還可以通過各類數據的實時采集和提煉等工作,最終形成實效的專家決策系統。
4、再談一下節水。大家也肯定都看到,行業內還有很多很博眼球的節水灌溉產品,這里不明示了。但華維一直認為,“節水”絕對不是發展“高效節水灌溉”的初衷和意義所在,“讓每一滴水產生最大的效益”才是根本。最節水的模式是不灌溉,但不灌溉,就不可能有收成。因此,單一的性能可靠的節水灌溉器具是很重要,但基于作物生長需要的系統(硬件、軟件和運維)才更為重要。
5、事實表明,一套好的灌溉系統,包括:設備+設計+運維。
也就是說不僅僅要有好的設備。這如同大廈的基礎,現在市場上灌溉產品良莠不齊,甚至售價與原材料成本倒掛,這是造成很多系統出現問題、采購這些低質產品的用戶鄙視灌溉系統的重要原因。而事實上,更多的優質灌溉系統在服務更多的規?;r場,讓大家降了本增了收。
同時要有匹配的工程系統設計,要根據作物類型分布、基地規模、水源供水能力、道路和建筑物分布情況、土壤類型等來做設計。比如輪灌區的劃分、據此等而做的水泵選型、根據不同水源中雜質類型和灌水器類型的過濾系統選型等。
還有“操作規程”……
比如一臺奔馳車,應該加98號汽油,并按照規程去操作和保養。記得一個微信段子說是有人跑到4S店去抱怨車子不好、屁股冒濃煙,結果是開的過程中手剎忘記放下來了。
如同汽車進入中國的初始階段一樣,汽油質量一直不行,容易造成積碳等。滴灌系統對于咱們國內而言,應用的時間也不長,而復合肥等在中國已經使用多年,絕大多數人在用“水肥一體化”時直接用這些溶解性很差的肥料,還沒有按要求配置相對較貴的過濾系統,而且可能還沒有按要求做定時反沖洗和維護等,勢必造成堵塞。
這其中還有個非常重要的現實問題,就是我們很多地方的水質過硬,鈣鎂等礦物質離子含量過高(燒開水就能證明),灌溉系統使用長了,如果不在結束施肥作業前灌一次清水甚至弱酸,就會造成離子結晶沉積,從而造成堵塞。
一種技術裝備的進步,必然會帶來行業相關鏈條的進步。
很多作物已經根據滴灌系統的需要,從幾千年傳統的均行種植、密植,改成了大小行種植,甚至每畝地種植的株數只有傳統的一半甚至十分之一,但由于水肥一體化適時適量地給水給肥等,每畝地產量和品質反而提高了,收益更是大大地提高了。
而且,五六年前,就有很多傳統的大型肥料公司根據滴灌系統流道精細容易堵塞的特點,推出了“滴灌專用肥”,新興的肥料公司更是著重推廣“全水溶肥”,這類肥料通常為弱酸性,不僅本身不會堵塞滴灌系統,對于上述離子堵塞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但通常因為表面的高價格,很多種植者不愿意買水溶肥。事實上,采用滴灌系統等水肥一體化技術和水溶肥后,實際畝產投入不是升高了而是降低了。
上海華維
2017.11.2